菡萏香连十顷陂,小姑贪戏采莲迟。
晚来弄水船头湿,更脱红裙裹鸭儿。

皇甫松,字子奇,自号檀栾子,睦州新安(今浙江淳安)人。他是工部侍郎皇甫湜之子,宰相牛僧孺之外甥?!缎绿剖椤ひ瘴闹尽分蓟矢λ伞蹲硐缛赵隆?卷。其词今存20余首,见于《花间集》、《唐五代词》。事迹见《历代诗馀》。 今有王国维辑《檀栾子词》一卷。
《采莲子·菡萏香莲十顷陂》皇甫松 注释
⑴此词也见于北宋张耒词集中。⑵菡萏(hàndàn 翰淡):荷花?!妒こ路纭ぴ筅椤罚骸氨嗽笾?,有蒲菡萏?!敝祆渥ⅲ骸拜蛰蹋苫?。”陂(bēi杯):水池?!端滴慕庾帧贰摆椤弊窒露斡癫米⒃唬骸摆榈醚党卣撸檠云渫庵?,池言其中所蓄之水,故曰‘叔度汪汪,若千顷陂’,即谓千顷池也。”这里“十顷陂”即言“十顷池”。
⑶举棹:此处“举棹”与下面的“举棹”、“年少”,均无实际意思,是采莲歌中的“和声”,如今人唱号子时“嘿嗬”、“哟嗬”之类。刘永济先生在《唐五代两宋词简析》中指出:“此二首中之‘举棹’、‘年少’,皆和声也。采莲时,女伴甚多,一人唱‘菡萏香莲十顷陂’一句,余人齐唱‘举棹’和之。”
⑷鸭儿:船家所喂养的小鸭。
《采莲子·菡萏香莲十顷陂》皇甫松 评析
这首词写出了采莲女子的活泼嬉戏情态。
首写荷花满塘,香闻十里的背景以及采莲女子贪玩而忘了采莲的情景。后二句是一个特写镜头,也是“贪戏”的进一步形象写照,欢笑之声可闻,活泼之状可见。汤显祖评道:“人情中语,体贴工致,不减睹面见之。
反映江南采莲优美风俗的第一首诗,是汉乐府《汉南可采莲》。后来梁武帝制《采莲曲》,梁、陈、隋三代相沿之作不少,但多浮泛轻靡?;矢λ墒翘拼?,生于江南,他的这组《采莲子》,则是清水出芙蓉,充满健康活泼的生活气息。 《采莲子》是唐代教坊曲,七言四句,句尾带有和声。此组歌词,若去掉和声,则无异七言绝句,呈示的是一位少女采莲的情景,这是其第一境界。包括和声在内则不同,展现的是采莲众少女一唱众和的情景,这是其第二境界。此词和声既传,则应欣赏其作为有和声之歌词而不是无和声之绝句的全幅境界。 两词的主角为同一位少女,两词回环映照,实不可分。先看前一首?!拜蛰滔懔昶疲ň勹??!陛蛰碳春苫?。采莲是采莲蓬,但此时不妨还有迟开的荷花,如此则意境更美,荷花与红裙少女相映成趣。陂是池沼,即荷塘。香连二字,以荷花的清香把回塘十顷连了起来,并把采莲女曲曲引入荷塘深处,这样写法,有空灵之妙。句尾和声“举棹”,与现境相关,分明唱出众少女打桨荡舟的情景。诵之则仿佛一女歌声方余音袅袅,众少女已齐声相和。“小姑贪戏采莲迟(年少)?!毙」檬歉柚腥耍涫挡环辆褪浅璧纳倥?,如此则有戏剧性,意味更妙。小姑平时藏深闺,今日入荷塘,林立的荷叶似乎隔开了人世的拘束,清清的水波更荡开了她的心扉。小姑不禁贪玩戏水,流连忘返?!巴砝磁肥ň俚簦??!巴砝础背猩暇洹安闪佟保芭钡闵暇洹疤跋贰?。小姑弄水,大概是赤着双脚打水吧,到了兴头上,采莲船也给浇得水湿淋淋??墒撬慕亢┲共恢褂诖四??!案押烊构级晟伲!毙」玫奈蘧形奘?,憨态可掬,活脱脱就在眼前。句尾和声一起,伴随着众少女的一片笑声,那不消悦了。
皇甫松名句推荐
- 晴野鹭鸶飞一只,水葓花发秋江碧。
作者:皇甫松:出自《天仙子·踯躅花开红照水》
- 菡萏香连十顷陂,小姑贪戏采莲迟。
作者:皇甫松:出自《采莲子·菡萏香莲十顷陂》
- 船动湖光滟滟秋,贪看年少信船流。
作者:皇甫松:出自《采莲子·船动湖光滟滟秋》
- 闲梦江南梅熟日,夜船吹笛雨萧萧。
作者:皇甫松:出自《梦江南·兰烬落》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