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 
  
  南北朝:佚名 嗟尔不宁侯。
 为尔不朝于王所。
 故亢而射女。
 强食尔食。
 曾孙侯氏百福。
 
-  
  
  南北朝:佚名 天帝醉秦暴。
 金误陨石坠。
 
-  
  
  南北朝:佚名 岁已莫矣。
 而禾不穫。
 忽忽兮若之何。
 岁已寒矣。
 而役不罢。
 惙惙兮如之何。
 
-  
  
  南北朝:佚名 畜君何尤。 
-  
  
  南北朝:佚名 皇皇上天。
 照临下土。
 集地之灵。
 降甘风雨。
 各得其所。
 庶物群生。
 各得其所。
 靡今靡古。
 维予一人某敬拜皇天之祜。
 薄薄之土。
 承天之神。
 兴甘风雨。
 庶卉百物。
 莫不茂者。
 既安且宁。
 维予一人某敬拜下土之灵。
 维某年某月上日。
 明光于上下。
 勤施于四方。
 旁作穆穆。
 惟予一人某敬拜迎于郊。
 以正月朔日迎日于东郊。
 
-  
  
  先秦:公羊高 外平不书,此何以书?大其平乎己也。
 何大其平乎己?庄王围宋,军有七日之粮尔!尽此不胜,将去而归尔。
 于是使司马子反乘堙而窥宋城。
 宋华元亦乘堙而出见之。
 司马子反曰:“子之国何如?”华元曰:“惫矣!”曰:“何如?”曰:“易子而食之,析骸而炊之。
 ”司马子反曰:“嘻!甚矣,惫!虽然,吾闻之也,围者柑马而秣之,使肥者应客。
 是何子之情也?”华元曰:“吾闻之:君子见人之厄则矜之,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。
 吾见子之君子也,是以告情于子也。
 ”司马子反曰:“诺,勉之矣!吾军亦有七日之粮尔!尽此不胜,将去而归尔。
 ”揖而去之。
 反于庄王。
 庄王曰:“何如?”司马子反曰:“惫矣!”曰:“何如?”曰:“易子而食之,析骸而炊之。
 ”庄王曰:“嘻!甚矣,惫!虽然,吾今取此,然后而归尔。
 ”司马子反曰:“不可。
 臣已告之矣,军有七日之粮尔。
 ”庄王怒曰:“吾使子往视之,子曷为告之?”司马子反曰:“以区区之宋,犹有不欺人之臣,可以楚而无乎?是以告之也。
 ”庄王曰:“诺,舍而止。
 虽然,吾犹取此,然后归尔。
 ”司马子反曰:“然则君请处于此,臣请归尔。
 ”庄王曰:“子去我而归,吾孰与处于此?吾亦从子而归尔。
 ”引师而去之。
 故君子大其平乎己也。
 此皆大 夫也。
 其称“人”何?贬。
 曷为贬?平者在下也。
 
-  
  
  先秦:左丘明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。
 子产曰:“少,未知可否。
 ”子皮曰:“愿,吾爱之,不吾叛也。
 使夫往而学焉,夫亦愈知治矣。
 ”子产曰;“不可。
 人之爱人,求利之也。
 今吾子爱人则以政。
 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,其伤实多。
 子之爱人,伤之而已,其谁敢求爱于子?子于郑国,栋也。
 栋折榱崩,侨将厌焉,敢不尽言?子有美锦,不使人学制焉。
 大官大邑,身之所庇也,而使学者制焉。
 其为美锦,不亦多乎?侨闻学而后入政,未闻以政学者也。
 若果行此,必有所害。
 譬如田猎,射御贯,则能获禽;若未尝登车射御,则败绩厌覆是惧,何暇思获?子皮曰:“善哉!虎不敏。
 吾闻君子务知大者、远者,小人务知小者、近者。
 我,小人也。
 衣服附在吾身,我知而慎之;大官、大邑,所以庇身也,我远而慢之。
 微子之言,吾不知也。
 他日我曰:‘子为郑国,我为吾家,以庇焉,其可也。
 ’今而后知不足。
 自今请虽吾家,听子而行。
 ”子产曰:“人心之不同,如其面焉。
 吾岂敢谓子面如吾面乎?抑心所谓危,亦以告也。
 ”子皮以为忠,故委政焉。
 子产是以能为郑国。
 
-  
  
  南北朝:佚名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,公子重耳谓之曰:“子盍言子之志于公乎?”世子曰:“不可。
 君安骊姬,是我伤公之心也。
 ”曰:“然则盍行乎?”世子曰:“不可。
 君谓我欲弑君也。
 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?吾何行如之?”使人辞于狐突曰:“申生有罪,不念伯氏之言也,以至于死。
 申生不敢爱其死。
 虽然,吾君老矣,子少,国家多难。
 伯氏不出而图吾君,伯氏苟出而图吾君,申生受赐而死。
 ”再拜稽首,乃卒。
 是以为恭世子也。
 
-  
  
  明代:刘基 东陵侯既废,过司马季主而卜焉。
 季主曰:“君侯何卜也?”东陵侯曰:“久卧者思起,久蛰者思启,久懑者思嚏。
 吾闻之蓄极则泄,閟极则达。
 热极则风,壅极则通。
 一冬一春,靡屈不伸,一起一伏,无往不复。
 仆窃有疑,愿受教焉。
 ”季主曰:“若是,则君侯已喻之矣,又何卜为?”东陵侯曰:“仆未究其奥也,愿先生卒教之。
 ”季主乃言曰:“呜呼!天道何亲?惟德之亲;鬼神何灵?因人而灵。
 夫蓍,枯草也;龟,枯骨也,物也。
 人,灵于物者也,何不自听而听于物乎?且君侯何不思昔者也?有昔者必有今日,是故碎瓦颓垣,昔日之歌楼舞馆也;荒榛断梗,昔日之琼蕤玉树也;露蛬风蝉,昔日之凤笙龙笛也;鬼燐萤火,昔日之金釭华烛也;秋荼春荠,昔日之象白驼峰也;丹枫白荻,昔日之蜀锦齐纨也。
 昔日之所无,今日有之不为过;昔日之所有,今日无之不为不足。
 是故一昼一夜,华开者谢;一秋一春,物故者新。
 激湍之下,必有深潭;高丘之下,必有浚谷。
 君侯亦知之矣,何以卜为?”
 
-  
  
  南北朝:佚名 齐宣王见颜斶,曰:“斶前!”斶亦曰:“王前!”宣王不说。
 左右曰:“王,人君也。
 斶,人臣也。
 王曰‘斶前’,亦曰‘王前’,可乎?”斶对曰:“夫斶前为慕势,王前为趋士。
 与使斶为慕势,不如使王为趋士。
 ”王忿然作色曰:“王者贵乎?士贵乎?”对曰:“士贵耳,王者不贵。
 ”王曰:“有说乎?”斶曰:“有。
 昔者秦攻齐,令曰:‘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,死不赦。
 ’令曰:‘有能得齐王头者,封万户侯,赐金千镒。
 ’由是观之,生王之头,曾不若死士之垄也。
 ”宣王默然不悦。
 左右皆曰:“斶来,斶来!大王据千乘之地,而建千石锺,万石虡。
 天下之士,仁义皆来役处;辩士并进,莫不来语;东西南北,莫敢不服。
 求万物无不备具,而百姓无不亲附。
 今夫士之高者,乃称匹夫,徒步而处农亩,下则鄙野、监门、闾里,士之贱也,亦甚矣!” 斶对曰:“不然。
 斶闻古大禹之时,诸侯万国。
 何则?德厚之道,得贵士之力也。
 故舜起农亩,出于岳鄙,而为天子。
 及汤之时,诸侯三千。
 当今之世,南面称寡者,乃二十四。
 由此观之,非得失之策与?稍稍诛灭,灭亡无族之时,欲为监门、闾里,安可得而有乎哉?是故《易传》不云乎。
 ’居上位,未得其实,以喜其为名者,必以骄奢为行。
 据慢骄奢,则凶中之。
 是故无其实而喜其名者削,无德而望其福者约,无功而受其禄者辱,祸必握。
 ’故曰:‘矜功不立,虚愿不至。
 ’此皆幸乐其名,华而无其实德者也。
 是以尧有九佐,舜有七友,禹有五丞,汤有三辅,自古及今而能虚成名于天下者,无有。
 是以君王无羞亟问,不愧下学;是故成其道德而扬功名于后世者,尧、舜、禹、汤、周文王是也。
 故曰:‘无形者,形之君也。
 无端者,事之本也。
 ’夫上见其原,下通其流,至圣人明学,何不吉之有哉!老子曰:‘虽贵,必以贱为本;虽高,必以下为基。
 是以侯王称孤寡不谷,是其贱必本于?’非夫孤寡者,人之困贱下位也,而侯王以自谓,岂非下人而尊贵士与?夫尧传舜,舜传傅禹,周成王任周公旦,而世世称曰明主,是以明乎士之贵也。
 ”宣王曰:“嗟乎!君子焉可侮哉,寡人自取病耳!及今闻君子之言,乃今闻细人之行,愿请受为弟子。
 且颜先生与寡人游,食必太牢,出必乘车,妻子衣服。
 ”  颜斶辞去曰:“夫玉生于山,制则破焉,非弗宝贵矣,然大璞不完。
 士生乎鄙野,推选则禄焉,非不得尊遂也,然而形神不全。
 斶愿得归,晚食以当肉,安步以当车,无罪以当贵,清静贞正以自虞。
 制言者王也,尽忠直言者斶也。
 言要道已备矣,愿得赐归,安行而反臣之邑屋。
 ”则再拜而辞去也。
 斶知足矣,归反朴,则终身不辱也。
 君子曰:“斶知足矣,归真返璞,则终身不辱。
 ”
 
-  
  
  南北朝:佚名 叔向见韩宣子,宣子忧贫,叔向贺之。
 宣子曰:“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,无以从二三子,吾是以忧,子贺我,何故?”对曰:“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,其宫不备其宗器,宣其德行,顺其宪则,使越于诸侯。
 诸侯亲之,戎狄怀之,以正晋国。
 行刑不疚,以免于难。
 及桓子,骄泰奢侈,贪欲无艺,略则行志,假货居贿,宜及于难,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。
 及怀子,改桓之行,而修武之德,可以免于难,而离桓之罪,以亡于楚。
 夫郤昭子,其富半公室,其家半三军,恃其富宠,以泰于国。
 其身尸于朝,其宗灭于绛。
 不然,夫八郤,五大夫,三卿,其宠大矣,一朝而灭,莫之哀也,唯无德也。
 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,吾以为能其德矣,是以贺。
 若不忧德之不建,而患货之不足,将吊不暇,何贺之有?”宣子拜,稽首焉,曰:“起也将亡,赖子存之,非起也敢专承之,其自桓叔以下,嘉吾子之赐。
 ”
 
-  
  
  先秦:孟子及弟子 庄暴见孟子,曰:“暴见于王,王语暴以好乐,暴未有以对也。
 ”曰:“好乐何如?”孟子曰:“王之好乐甚,则齐国其庶几乎!”他日,见于王曰:“王尝语庄子以好乐,有诸?”王变乎色,曰:“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,直好世俗之乐耳。
 ”曰:“王之好乐甚,则齐其庶几乎!今之乐犹古之乐也。
 ”曰:“可得闻与?”曰:“独乐乐,与人乐乐,孰乐?”曰:“不若与人。
 ”曰:“与少乐乐,与众乐乐,孰乐?”曰:“不若与众。
 ”“臣请为王言乐。
 今王鼓乐于此,百姓闻王钟鼓之声、管籥之音,举疾首蹩頞而相告曰:‘吾王之好鼓乐,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,父子不相见,兄弟妻子离散。
 ’今王畋猎于此,百姓闻王车马之音,见羽旄之美,举疾首蹩頞而相告曰:‘吾王之好田猎,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?父子不相见,兄弟妻子离散。
 ’此无他,不与民同乐也。
 “今王鼓乐于此,百姓闻王钟鼓之声、管籥之音,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:‘吾王庶几无疾病与,何以能鼓乐也?’今王田猎于此,百姓闻王车马之音,见羽旄之美,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:‘吾王庶几无疾病与,何以能田猎也?’此无他,与民同乐也。
 今王与百姓同乐,则王矣!”
 
-  
  
  南北朝:佚名 信陵君杀晋鄙,救邯郸,破秦人,存赵国,赵王自郊迎。
 唐雎谓信陵君曰:“臣闻之曰:事有不可知者,有不可不知者;有不可忘者,有不可不忘者。
 ”信陵君曰:“何谓也?”对曰:“人之憎我也,不可不知也;吾憎人也,不可得而知也。
 人之有德于我也,不可忘也;吾有德于人也,不可不忘也。
 今君杀晋鄙,救邯郸,破秦人,存赵国,此大德也。
 今赵王自郊迎,卒然见赵王,愿君之忘之也。
 ”信陵君曰:“无忌谨受教。
 ”
 
-  
  
  南北朝:佚名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。
 书未发,威后问使者曰:“岁亦无恙邪?民亦无恙邪?王亦无恙邪?”使者不说,曰:“臣奉使使威后,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,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?”威后曰:“不然,苟无岁,何以有民?苟无民, 何以有君?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?”乃进而问之曰:“齐有处士曰锺离子,无恙耶?是其为人也,有粮者亦食,无粮者亦食;有衣者亦衣,无衣者亦衣。
 是助王养其民也,何以至今不业也?叶阳子无恙乎?是其为人,哀鳏寡,恤孤独,振困穷,补不足。
 是助王息其民者也,何以至今不业也?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?彻其环瑱,至老不嫁,以养父母。
 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,胡为至今不朝也?此二士弗业,一女不朝,何以王齐国,子万民乎?於陵子仲尚存乎?是其为人也,上不臣于王,下不治其家,中不索交诸侯。
 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,何为至今不杀乎?”
 
-  
  
  两汉:贾谊 谊为长沙王傅三年,有鵩飞入谊舍。
 鵩似鸮,不祥鸟也。
 谊即以谪居长沙,长沙卑湿,谊自伤悼,以为寿不得长,乃为赋以自广也。
 其辞曰:单阏之岁兮,四月孟夏,庚子日斜兮,鵩集予舍。
 止于坐隅兮,貌甚闲暇。
 异物来萃兮,私怪其故。
 发书占之兮,谶言其度,曰:“野鸟入室兮,主人将去。
 ”请问于鵩兮:“予去何之?吉乎告我,凶言其灾。
 淹速之度兮,语予其期。
 ”鵩乃叹息,举首奋翼;口不能言,请对以臆: “万物变化兮,固无休息。
 斡流而迁兮,或推而还。
 形气转续兮,变化而蟺。
 沕穆无穷兮,胡可胜言!祸兮福所依,福兮祸所伏;忧喜聚门兮,吉凶同域。
 彼吴强大兮,夫差以败;越栖会稽兮,勾践霸世。
 斯游遂成兮,卒被五刑;傅说胥靡兮,乃相武丁。
 夫祸之与福兮,何异纠纆;命不可说兮,孰知其极!水激则旱兮,矢激则远;万物回薄兮,振荡相转。
 云蒸雨降兮,纠错相纷;大钧播物兮,坱圠无垠。
 天不可预虑兮,道不可预谋;迟速有命兮,焉识其时。
 且夫天地为炉兮,造化为工;阴阳为炭兮,万物为铜。
 合散消息兮,安有常则?千变万化兮,未始有极,忽然为人兮,何足控抟;化为异物兮,又何足患!小智自私兮,贱彼贵我;达人大观兮,物无不可。
 贪夫殉财兮,烈士殉名。
 夸者死权兮,品庶每生。
 怵迫之徒兮,或趋西东;大人不曲兮,意变齐同。
 愚士系俗兮,窘若囚拘;至人遗物兮,独与道俱。
 众人惑惑兮,好恶积亿;真人恬漠兮,独与道息。
 释智遗形兮,超然自丧;寥廓忽荒兮,与道翱翔。
 乘流则逝兮,得坻则止;纵躯委命兮,不私与己。
 其生兮若浮,其死兮若休;澹乎若深渊止之静,泛乎若不系之舟。
 不以生故自宝兮,养空而??;德人无累兮,知命不忧。
 细故蒂芥兮,何足以疑!”
 
-  
  
  先秦:墨子及弟子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,成,将以攻宋。
 子墨子闻之,起于鲁,行十日十夜,而至于郢,见公输盘。
 公输盘曰:“夫子何命焉为?”子墨子曰:“北方有侮臣者,愿借子杀之。
 ”公输盘不说。
 子墨子曰:“请献十金。
 ”公输盘曰:“吾义固不杀人。
 ”子墨子起,再拜,曰:“请说之。
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,将以攻宋。
 宋何罪之有?荆国有余于地,而不足于民,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,不可谓智;宋无罪而攻之,不可谓仁;知而不争,不可谓忠。
 争而不得,不可谓强。
 义不杀少而杀众,不可谓知类。
 ”公输盘服。
 子墨子曰:“然胡不已乎?”公输盘曰:“不可,吾既已言之王矣。
 ”子墨子曰:“胡不见我于王?”公输盘曰:“诺。
 ”子墨子见王,曰:“今有人于此,舍其文轩,邻有敝舆而欲窃之;舍其锦绣,邻有短褐而欲窃之;舍其粱肉,邻有糠糟而欲窃之——此为何若人?”王曰:“必为有窃疾矣。
 ”子墨子曰:“荆之地方五千里,宋之地方五百里,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。
 荆有云梦,犀兕麋鹿满之,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,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,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。
 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,宋无长木,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。
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,为与此同类。
 ”王曰:“善哉!虽然,公输盘为我为云梯,必取宋。
 ”于是见公输盘。
 子墨子解带为城,以牒为械,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,子墨子九距之。
 公输盘之攻械尽,子墨子之守圉有余。
 公输盘诎,而曰:“吾知所以距子矣,吾不言。
 ”子墨子亦曰:“吾知子之所以距我,吾不言。
 ”楚王问其故。
 子墨子曰:“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。
 杀臣,宋莫能守,乃可攻也。
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,已持臣守圉之器,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。
 虽杀臣,不能绝也。
 ”楚王曰:“善哉。
 吾请无攻宋矣。
 ”子墨子归,过宋。
 天雨,庇其闾中,守闾者不内也。
 故曰:治于神者,众人不知其功。
 争于明者,众人知之。
 
-  
  
  先秦:左丘明 十年春,齐师伐我。
 公将战。
 曹刿请见。
 其乡人曰:“肉食者谋之,又何间焉?”刿曰:“肉食者鄙,未能远谋。
 ”乃入见。
 问:“何以战?”公曰:“衣食所安,弗敢专也,必以分人。
 ”对曰:“小惠未徧,民弗从也。
 ”公曰:“牺牲玉帛,弗敢加也,必以信。
 ”对曰:“小信未孚,神弗福也。
 ”公曰:“小大之狱,虽不能察,必以情。
 ”对曰:“忠之属也。
 可以一战。
 战则请从。
 ”(徧 同:遍)
 公与之乘,战于长勺。
 公将鼓之。
 刿曰:“未可。
 ”齐人三鼓。
 刿曰:“可矣。
 ”齐师败绩。
 公将驰之。
 刿曰:“未可。
 ”下视其辙,登轼而望之,曰:“可矣。
 ”遂逐齐师。
 既克,公问其故。
 对曰:“夫战,勇气也。
 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。
 彼竭我盈,故克之,夫大国,难测也,惧有伏焉。
 吾视其辙乱,望其旗靡,故逐之。
 ”
 
-  
  
  南北朝:佚名 子曰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(《学而》)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(《学而》)子曰:“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
 ”(《为政》)子曰: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
 ”(《为政》)子曰:“由,诲女知之乎!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
 ”(《为政》)子曰:“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
 ”(《里仁》)子曰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
 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
 ”(《述而》)曾子曰:“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
 仁以为己任,不亦重乎?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?”(《泰伯》)子曰:“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。
 ”(《子罕》)子贡问曰:“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?”子曰:“其恕乎!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
 ”(《卫灵公》)
 
-  
  
  先秦:列御寇 孔子东游,见两小儿辩日,问其故。
 (辩日 一作:辩斗)
 一儿曰:“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,而日中时远也。
 ”
 一儿以日初出远,而日中时近也。
 一儿曰:“日初出大如车盖,及日中则如盘盂,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?”
 一儿曰:“日初出沧沧凉凉,及其日中如探汤,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?”
 孔子不能决也。
 两小儿笑曰:“孰为汝多知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