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宋代:滕白
古来圩岸护隄坊,岸岸圩圩种绿杨。
几久树根无寸土,绿杨走入水中央。
-
唐代:王祝
女儿山前岚气低,佳人留恨此中题。
不知云雨归何处,空使王孙见即迷。
-
唐代:张贲
谁屑琼瑶事青饣迅,旧传名品出华阳。
应宜仙子胡麻拌,因送刘郎与阮郎。
-
宋代:孟宾于
牛羊满山畏独虎。
-
宋代:陈晔
朝看碧溪初腾日,暮对青山淡抹云。
-
唐代:杨奇鲲
(首缺二句)
风里浪花吹更白,雨中山色洗还青。
海鸥聚处窗前见,林狖啼时枕上听。
此际自然无限趣,王程不敢暂留停。
-
唐代:高辇
野客围棋坐,耆颐向暮秋。
不言如守默,设计似平雠。
决胜虽关勇,防危亦合忧。
看他终一局,白却少年头。
-
唐代:陈翊
客梦正无凭,喧呼睡不能。
月移篷背雪,人远岸头灯。
樯影浮寒水,篙声碎断冰。
狸奴浑未觉,余煖恋青绫。
-
唐代:许彬
宝纛留行殿,肩舆到上方。
明楼通御气,神道仰重光。
柳拂千条翠,花熏百和香。
回銮天已曙,鼓吹入云长。
-
唐代:朱存
镇物高情济世才,欲随猿鹤老岩隈。
山花处处红妆面,仿佛如初拥妓来。
-
宋代:李缜
南园北园花满风。
-
唐代:殷文圭
西溪水色净于苔,画横风绛帐开。
弦管旋飘蓬岛去,公卿皆是蕊宫来。
金鳞掷浪钱翻荇,玉爵粘香雪泛梅。
三榜生徒逾七十,岂期龙坂纳非才。
-
宋代:陈晔
我爱淳安好,能知义命方。
育遗存后裔,刳腹奉高堂。
隐节推承诏,儒官教有庠。
胡为得祠奉,退省更徊徨。
-
唐代:周祚
黔首播百谷,上天苦少雨。
乾风吹白日,浮云不得聚。
桔槔声转促,炎热势未已。
去年患旱魃,龟坼竟千里。
百姓饥饿死,白骨弃荆杞。
尚闻边鄙上,胡人越辽水。
杀气暗代北,军士极罢靡。
供给讵千金,取用动倍蓰。
斯民足痛哭,国务吾安理。
徬徨烈士肠,呜悒向邻里。
何能控蛟龙,一起长江底。
时复驱熊罴,奋勇效战士。
戎轩自有律,天道终相倚。
忆昔掖垣日,殊恩惭亦屡。
每坐清梧阴,时对黄扉启。
归卧越江乡,五见垂杨树。
宸霄日回首,凤阙谁同语。
贤俊盈天下,所望非一二。
??指撼跣?,涕泪中夜起。
-
唐代:李深
白首雍容侍从中,高怀常寄五湖东。
游文仙殿才终别,作牧稽山地更雄。
去国旌旗迎晓日,过家鲈橘正秋风。
异时治行如登用,故事西京有弱翁。
-
宋代:陈存
忠定扶神鼎,安邦不顾身。
曾孙能致命,属籍岂无人。
归骨番江上,招魂霅水滨。
死生均此念,老病泣遗民。
-
唐代:杨徽之
戍楼烟乍直,战地雨长腥。
-
宋代:张氏
罗幕泥金窣地垂,夜香烧尽二更时。
不知帘外溶溶月,上到梅花第几枝。
-
唐代:杨昭俭
纪赠歌诗数百人,序师多艺叶求新。
未言篆隸飞龙凤,且说风骚感鬼神。
琴有古声清耳目。
鹤无凡态惹埃尘。
英公所学还如此,不错承恩近紫宸。
-
不限:未知
嗟云:到郡周岁,方来入寺,半日复去,俯视朱绶,仰睇白云,有愧于心,遂留绝句】
白居易
云水埋藏恩德洞,簪裾束缚使君身。
暂来不宿归州去,应被山呼作俗人。
-
宋代:陈晔
青城山老人,服椒得妙诀。
年过九十余,貌不类期耋。
再拜而请之,忻然为我说。
蜀椒贰斤净,解盐六两洁。
糁盐慢火煮,煮透滚菊末。
初服十五圆,早晚不可辍,每月渐渐增,累之对二百。
盐酒或盐汤,任君意所歠。
服及半年间,胸膈微觉塞。
每日退十圆,还至十五烂。
俟其无碍时,数复如前日。
常令气熏蒸,否则前功失。
饮食蔬果等,并无所忌节。
一年效即见,容颜顿悦泽。
目明而耳听,须乌而发黑。
补肾轻腰身,固气益精血。
椒温盐亦温,菊性去烦热。
四旬方可服,肥之幸毋忽。
逮至数十年,功与造化埒。
耐老更延年,不知几岁月。
嗜慾若能忘,其效尤卓绝。
我欲世人安,作歌故怛切。
-
唐代:潘纬
方干有旧业,本在青溪东。
近卜陵阳隐,因怀庞德风。
百年耕陇上,八口寄庵中。
独羡渔樵侣,能将出处同。
-
宋代:李昉
伤禽再展凌云翼,枯木重为犯斗槎。
-
唐代:徐铉
何处求玄解,人间有洞天。
勤行皆是道,谪下尚为仙。
蔽景乘朱凤,排虚驾紫烟。
不嫌园吏傲,愿在玉宸前。
-
宋代:徐钓者
曾见秦王架石桥,海仙忙迫涨惊潮。
蓬莱隔海虽难到,直好三清却不遥。
-
宋代:李昉
秘阁清虚地,更无闲客过。
身虽纡组绶,心若在烟萝。
架上群书满,阶前败叶多。
知君自得意,其奈万灵何。
-
唐代:姚揆
不见古君子,空馀旧林峦。
翠色媚车马,爽气严衣冠。
天水交影碧,松竹声相寒。
-
宋代:王炎
云上山椒鸣竹鸡,愁行客路踏青泥。
穷人也得天调护,乞与新晴可杖藜。
-
宋代:王炎
久辍囊中句,时看肘后方。
有家如旅舍,无事似僧房。
梅白墙头笑,榴红瓮百香。
杖藜如可出,溪上探春光。
-
唐代:段成式
翻了西天偈,烧余梵宇香。
撚眉愁俗客,支颊背残阳。
--段成式
洲号惟思沃,山名只记匡。
辨中摧世智,定里破魔强。
--张希复
许睿禅心彻,汤休诗思长。
朗吟疏磬断,久语贯珠妨。
--段成式
乘兴书芭叶,闲来入豆房。
漫题存古壁,怪画匝长廊。
--张希复